【名副其实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名副其实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与实际相符。在日常生活中,这个词经常被用来肯定一个人的能力、地位或某种称号的真实性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名副其实 |
拼音 | míng fù qí shí |
释义 | 名称或声誉与实际相符,不是虚有其名。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故君子之言,信而有征;小人之言,诈而无实。名副其实,乃为真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、事、物等具有真实能力或资格。 |
近义词 | 实至名归、货真价实、名不虚传 |
反义词 | 虚有其表、名不副实、徒有其名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表扬优秀员工 | 他工作认真负责,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优秀员工。 |
描述产品 | 这款手机性能出色,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旗舰机型。 |
评价人物 | 她是名副其实的学霸,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 |
三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1. 不要滥用:虽然“名副其实”听起来很正面,但不能随意用于所有场合,尤其是对没有充分依据的事物。
2. 注意语境:该词多用于褒义,若用在贬义语境中可能产生歧义。
3. 避免重复:如“他真是名副其实的专家”中,“真是”和“名副其实”意思重复,可适当简化。
四、总结
“名副其实”强调的是“名”与“实”的一致性,是一种对人或事物真实性的肯定。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,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客观评价的态度。在写作或口语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,能够提升表达的严谨性和说服力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名副其实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现实与声誉相匹配的认可。掌握它的正确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精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。